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低空经济政策体系助力风电光伏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8-29   浏览数:次   来源:  

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战略,推动能源结构绿色转型,低空经济正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将低空经济纳入国家战略2023年,国务院发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创新设立不同区类空域管理模式,明确将新能源巡检纳入重点应用场景清单,标志着我国低空经济进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鼓励拓宽无人机在电力巡线、生态监测、航拍航测、航空物探等场景的商业化应用。中国航空学会发布的《2024低空经济场景白皮书》对低空经济在19大领域内的100多个经典应用场景案例也进行了剖析。在国家和地方对低空经济超常布局政策推动下,无人机巡检市场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高速发展。

近年来,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24年底,中国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已突破12.5亿千瓦,占全国电力装机的比重超过40%。国际能源署报告显示,中国新能源运维市场规模已达千亿元级。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到2030年,风电装机容量预计突破1.8亿千瓦,光伏治沙装机规模8900万千瓦。但传统人工巡检面临效率低、风险高、成本大等挑战。此外,新能源电站多分布于偏远地区如高原、戈壁、沿海,环境复杂多变,传统人工巡检面临效率低、风险高、成本大等挑战。在此背景下,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凭借其灵活性和高效性,逐步成为新能源运维的重要工具,通过低空经济模式即利用低空空域资源发展新型产业,实现风电叶片和光伏板的自动化、精细化监测。

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的应用,可减轻风电场/光伏电站运维人员作业强度,提高设备安全性、可靠性,并有效提升风电场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运维经验数字化,其重大意义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提升新能源运维效率与可靠性。传统风力发电场巡检依赖人工攀爬百米塔筒,单台机组检测耗时较长,且高空作业存在一定安全风险。无人机搭载先进传感器后,可精准识别叶片裂纹、螺栓松动等隐患,显著提升检测效率。AI算法还能基于历史数据进行预测性维护,提前预警潜在故障,大幅降低故障率。这改变了传统运维模式,使检测工作更高效、更安全。

降低运维风险和成本。针对光伏电站面积广、组件数量多的特点,行业逐步推广空一地一云一体化管理体系。无人机智能巡检通过全量扫描替代抽样排查,利用AI算法对热斑、积灰等常见故障进行智能诊断,显著提升检测覆盖面。同时,通过数据预测潜在风险,减少了发电损失。这大幅降低了人工巡检的安全风险和运维成本,投资回收期缩短,为运营商创造经济收益。

促进智能化管理与系统安全。新一代巡检系统集成端一边一云架构,实现从单点作业到智慧中枢的升级。该平台实时关联气象数据,在台风、冻雨等极端天气时自动触发特巡,并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故障点的厘米级定位。此外,支持发电量预测、缺陷工单生成及运维策略优化,全面提升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智能化水平。这不仅增强了电网应对新能源出力波动的能力,还为低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无人机智能巡检在低空经济框架下的应用,展现出多项创新优势一是技术集成度高。将5 G通信、北斗导航和AI视觉融合,通过多光谱成像可见光/红外/紫外实现组件隐裂检测精度达厘米级,可自动生成损伤报告并推送至运维平台,大幅提升响应速度二是主体参与多元化。鼓励无人机企业、能源服务商和第三方技术平台协同,创新无人机租赁+数据分析商业模式,形成设备+数据+服务产业链三是经济效益显。相比传统巡检,无人机方案可显著降低单次作业成本。以青海某规模化光伏电站为例,采用无人机智能巡检体系后,年运维支出实现大幅优化,投资回收周期显著缩短,为运营商创造了可观收益四是政策支持强劲。国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如海南、四川为无人机应用提供法规保障,推动标准制定和市场规范化。四川试点允许新能源企业在管控空域内自主规划飞行网格,审批时间从7天缩短至24小时五是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建立数据加密和飞行安全协议,防范隐私泄露和碰撞风险,确保低空经济可持续发展六是可扩展性强。技术可延伸至电网线路巡检或应急救灾,如南方电网在20256月采用无人机对输电线路进行了自主巡检,并实现了输电通道实时画面、线路覆冰情况、山火和外力破坏信息的高清显示,助力构建智慧能源生态系统。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8-21


下一条:我校承办第十四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