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团学工作 >> 团委 >> 正文

团委

法护黄河至北,共建流域生态 ——航空学院实践队开展“法护黄河青春行”生态文明实践活动

时间:2024-02-27   浏览数:次   来源: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她壮丽巍峨,辗转奔腾,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勇向前的精神特质。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位于黄河几字湾北部,是黄河流域生态治理重点地区之一。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保护治理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内蒙古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法护黄河至北,共建流域生态”实践队于2024年2月6日到21日,通过主题宣讲、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先后在巴彦淖尔市五原县黄河至北国家地理标识项目园区、临河区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五原县高级职业中学等地开展“法护黄河青春行”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此前,该实践队曾在2023年暑期于巴彦淖尔开展保护生态实践活动,前往国营新华林场、乌梁素海生态保护区等地开展生态文明考察调研实践活动,基于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本支实践队在寒假期间继续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为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贡献青春力量。

《黄河保护法》主题宣讲

11612


根据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共青团中央社会联络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普法宣讲内容,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保护治理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法护黄河至北,共建流域生态”生态文明实践团队于2024年2月7日以线上云课堂的形式面向内蒙古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师生进行主题宣讲,2月21日前往巴彦淖尔市五原县高级职业中学面向学生开展《黄河保护法》主题宣讲,宣传贯彻《黄河保护法》。就《黄河保护法》颁布以来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师生的切实感受和治理前后环境的变化,与同学们展开交流讨论。同学们踊跃参与,纷纷表示这是大家第一次以普法宣讲的形式更加深刻地了解我们的母亲河,作为黄河流域孕育之下的青年学子,更要牢牢把握保护黄河的历史重任。

192B7

“黄河至北”生态环保实践

1B3C9

“法护黄河至北,共建流域生态”生态文明实践团队2024年2月6日至7日前往黄河沿岸水源保护地、五原县黄河至北国家地理标识项目园区、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呼和浩特市海拉尔东街街道内工大社区等地,调研黄河水利枢纽、黄河水源保护区对当地产业、居民生活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并对当地常住居民和青少年通过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的方式,调研《黄河保护法》颁布以来的治理成效,了解如何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开展生态环境调查等活动。

176E6

通过对当地居民朋友的访谈,大家对《黄河保护法》的颁布表示高度认可,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黄河沿岸环境的持续向好,杜绝了从前往水源中乱排乱放的现象、科学合理用水助力当地农业向好发展,充分发挥河套平原绿色屏障的作用。

1E138

通过调研,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同学们还了解到,目前河套灌区主要通过遥感技术来测量,像无人机一类的航空器目前只会在小范围使用,并且在凌迅期间使用较多。为了实现实时监测,同时考虑到使用无人机等航空器易惊吓到当地栖息的各种鸟类,目前在整体水域区安装了大量的高清摄像头,航空器等设备是否进行使用将逐步探索。本次调研学习打开了同学们将专业知识与水利建设相结合进行运用实践的思路,引发了同学们的深入思考。

通过这次实践,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保护黄河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需要每一位公民积极参与。青年一代更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用实际行动保护我们的母亲河。滚滚黄河水,涓滴润华夏。青年应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踊跃投身“美丽中国·青春行动”,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铺就靓丽的青春底色。



上一条:温暖扫雪行,寒冬变暖冬

下一条: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航空学院2024年“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特辑